“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6日在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次座谈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形势,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围绕“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党的领导与脱贫攻坚”等话题第一时间采访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督学组督学、教授洪向华,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政等多位专家学者。
目标接近完成 成就前所未有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和心血,是广大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干出来的。”
胡敏指出,我国在脱贫攻坚上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在脱贫数量上、规模上、质量上前所未有。目前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二是脱贫攻坚方式前所未有。通过开发式扶贫方针,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明天,贫困户就业增收渠道明显增多,基本公共服务日益完善。三是参与脱贫人口之多、力量之大、治理能力之强前所未有。我们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得到加强,基层干部通过开展贫困识别、精准帮扶,本领明显提高,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四是中国精准脱贫方案和成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也为国际上脱贫提供了中国经验。
洪向华表示,我们取得前所未有成就的原因是什么呢?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可以看出,原因主要有三个。一个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采取超常规举措,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才取得这样前所未有的成就。第二个重要的原因是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集中力量办大事、强大的社会动员力量的优势。凭借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在全社会构筑了扶贫的强大合力,建立了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制度体系。第三个重要的原因是广大基层干部奋斗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下沉到最基层,为脱贫攻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脱贫攻坚成就的取得也离不开基层党员干部和基层工作者的奉献付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治理研究智库助理研究员马峰在谈到取得成就的原因时表示,基层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中冲锋在前,以自己的切实行动践行着党的初心使命,类似于驻村“第一书记”这样的群体,他们把自己“掰开了”“揉碎了”,为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时间紧、任务重,作为脱贫攻坚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基层人员仍不能有半点的麻痹大意,在这最后关头,要确保以实实在在的成绩打赢脱贫攻坚战。
党的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定盘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党组)一定要履职尽责、不辱使命。”
李政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扶贫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源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源于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追求、拼搏进取,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爱党、艰苦努力。党的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定盘星”。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艰难,越需要党的坚强领导和坚定必胜的信念,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对党的领导也就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上亿人,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不会实现的。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党的领导也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保障和根本优势。”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永胜表示,党的领导对脱贫攻坚意义重大,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首先,党是脱贫攻坚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推动者,加强党的领导,脱贫攻坚才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政治保障。其次,党的领导坚定了全党全社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加强党的领导才能有力整合和充分调动全社会资源,聚焦脱贫攻坚主战场,打赢脱贫攻坚战。最后,人民群众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依靠力量,加强党的领导才能凝聚民心,激发人民的创造力量,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形成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坚持全国一盘棋,组织和动员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洪向华认为,脱贫攻坚工作一直都是在党中央领导下进行的。通过抓好党建促进脱贫,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经验。这说明党的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站的重要保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思想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诸多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脱贫攻坚提供思想保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组织保证。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骨干引领作用。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作风保证。要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轻基层负担,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各方面保障,让基层扶贫干部心无旁骛投入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去。
全面胜利任重道远 集中精力防止懈怠
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
李政认为,脱贫攻坚越是到最后越是艰难,越需要啃硬骨头,在这个关键时期,更要绷紧脱贫攻坚这根弦。从社会民生来看,因病返贫致贫和因疫情等灾害返贫致贫的情况都会发生,已脱贫人口中还有很多人存在着返贫风险;从经济学角度看,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可能会出现新的贫困问题。这说明,巩固脱贫成果的难度很大,既要完成剩余脱贫攻坚任务也要降低重新返贫的风险,实现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任重道远,更需集中精力防止懈怠。
“脱贫攻坚的成绩来之不易,放到国际上进行比较更见含金量。”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杨宏山告诉记者,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工作者付出了巨大努力。反贫困是国家治理的长期主题。在国家财政和相关政策支持下,到2020年底实现贫困县全部摘帽后,全国各地发展仍会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家庭经济状况也还有富裕和贫困之分。落后地区的发展仍需要国家提供支持,收入水平低于一定程度的家庭,仍需要政府提供必要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讲,贫困地区摘掉穷帽子,也只是我国推进现代化的一个阶段性胜利。在贫困县全部摘帽后,反贫困将从针对绝对贫困家庭转向相对贫困问题,在公共政策上需要更加注重提升落后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支持社会力量组织起来,参与反贫困治理等。
攻坚克难狠抓落实 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为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六项“部署”,“第一,攻坚克难完成任务”“第二,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第三,多措并举巩固成果”“第四,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第五,严格考核开展普查”“第六,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洪向华表示,当前,脱贫攻坚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攻坚克难重在落实,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抓住重点工作就是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攻坚。要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落实脱贫攻坚方案,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扬优势就是要继续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调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扎扎实实地苦干。补短板就是要补齐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强弱项就要对已脱贫的人口开展全面排查,查找漏洞缺项,要一项一项整改到位。对存在返贫风险的和存在致贫风险的人群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及时将返贫和致贫人口纳入帮扶。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新冠肺炎疫情为脱贫攻坚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胡敏表示,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疫情防控是当前“两手抓”的一个重要内容,落实到具体执行就是要精准分类施策。疫情严重的地区,在重点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可以创新工作方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没有疫情或疫情较轻的地区,要集中精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比如,要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在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开工、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优先组织和使用贫困劳动力。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姜文来认为,要努力争创战“疫”与战贫双赢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处理疫情与脱贫攻坚战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给出了疫情情况下如何开展脱贫攻坚的路径图,方向清晰,实事求是,可操作性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严峻考验面前强大的应对能力。
李永胜认为,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保质保量完成。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基层干部要树立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决心和脱贫攻坚必定胜利的信心,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聚焦脱贫攻坚的目标,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确保政策落实、落细、落地。
转摘自:人民网